亿万年的等待只为和你相见——惹迷洞
(惹迷洞)
惹迷洞,土家语为“鸡叫”之意,位于湘西龙山县拉卡吾山腰,是乌龙山大峡谷中有名的的景点之一,洞长10公里。惹迷洞原名乌龙洞,因洞内景观惹人着迷,后人们相传为惹迷洞。此洞穴发育于四亿多年前的寒武系可溶洞岩层中,在地下水沿断裂构造不断侵蚀、溶蚀伴生断裂崩塌作用下,经过上亿年的演变而逐步形成。洞内已发现30至40万年以前生活在这里的古脊椎动物腿骨化石和牙齿化石,具有极高的文化考察价值。
(惹迷洞钟乳石)
(惹迷洞钟乳石一景)
行至洞门口处便可看到一大片倒吊的锥形石钟乳群,不得不让人惊叹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。经灯光师和园艺师的布光设计,洞内景观真是惹人着迷。
(惹迷洞洞口)
(惹迷洞钟乳石)
(惹迷洞洞口钟乳石)
下至洞中,景观密集,钟乳遍布,石笋林立,一步一景,物物皆景,奇特无比。洞分前后两厅,前厅已对外开放,有景点120个。其主要景点有迎客厅、莲花屏、金钟阁、百丈冰崖、玉塔凌云、笋园竹仙、石林竞秀、观音坐莲、金猫望塔、双龙戏龟、姊妹宏钟、湖光倒影、古柏参天、摆手神堂、九龙宝柱、武陵春色、飞瀑垂帘、画壁迎辉、惹迷宫、通天走廊等。
(惹迷洞钟乳石景观)
(惹迷洞景观)
(惹迷洞钟乳石景观)
九龙神柱又名九龙抱柱,位于惹迷洞的前厅中央,柱高31.5米,径围0.8米,它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细长的钟乳石,是世界最大单笋类直立钟乳石。古老相传,惹迷洞所在的那卡吾山上妖魔横行,残害生灵。为救民于水火,女娲娘娘派群龙灭妖,最后女娲娘娘用镇妖神柱将群妖镇压其下,群龙盘于柱上镇守群妖,后人细数群龙清楚所得为九,故名九龙抱柱。
(惹迷洞九龙神柱)
(惹迷洞九龙神柱)
令人惊叹的巨大钟乳石,据说有3万吨,生长了3万年。
(惹迷洞巨大钟乳石)
(乌龙山大峡谷巨大钟乳石)
在灯光的映衬下,那绚烂夺目的钟乳石如海底龙宫的奇珍异宝遍布满地,琳琅满目,令人眼花缭乱。
(惹迷洞钟乳石)
(惹迷洞珊瑚钟乳石)
(惹迷洞眼花缭乱)
洞顶有水滴落,水流终年不竭。在彩灯的照射下,色彩绮丽,晶莹夺目。钟乳石每年只增长1毫米左右,经过亿万年的生长形成如此壮丽的天然景观。
(惹迷洞水流)
(惹迷洞水流)
水清水静如镜,浅滩倒映着顶上倒挂的钟乳石,从远处望去宛如大地之眼,波光嶙峋,有着海市蜃楼般的视觉盛宴,最具迷幻感。
(惹迷洞水中倒影)
(惹迷洞湖中倒影)
成群成片宛若仙人掌、仙人指的钟乳石,石质类沙漠风光,让人震撼。
(惹迷洞仙人掌)
(惹迷洞钟乳石)
身处洞中,看着各种神态的钟乳石相离相聚,像是在魔幻世界中,更像身处在海底世界一般,看水藻摇曳,珊瑚闪耀,海草相缠。
(惹迷洞海底珊瑚)
(惹迷洞带状钟乳石)
洞内钟乳石光泽剔透、石质细腻,形状奇特,有多种颜色,乳白、浅红、淡黄、红褐,有的多种颜色间杂,形成奇彩纷呈的图案,常常因含矿物质成分不同,而色彩各异。它的形状千奇百怪,笋状、柱、钟乳石状、帘状、葡萄状,还有的似各种各样的花朵、动物、人物,清晰逼真,栩栩如生。
(惹迷洞钟乳石)
(惹迷洞景色)
(惹迷洞钟乳石)
惹迷洞内岔洞无数,景点密集,构成了千奇百怪、神秘幽深的地下迷宫。身处其中,虽美景在前,却让人想探索更深处的美景。
(惹迷洞)
(惹迷洞中景)
来此游览后的游客称:“乌龙山比黄龙洞还要神奇,堪称天下第一。”